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說:“大暑,六月中。暑,熱也,就熱之中分為大小,月初為小,月中為大,今則熱氣猶大也。”2022年大暑時間是:公歷7月23日4點6分49秒,星期六,農歷六月廿五。大暑節氣正值“三伏天”里的“中伏”前后,是一年當中日照最多、氣溫最高的時期,“大暑”表示炎熱至極,即夏天最熱的時候。大暑也是夏季的最后一個節氣。
大暑節氣,陽氣達到鼎盛,同時氣候炎熱,酷暑多雨,暑濕之氣容易乘虛而入且暑氣逼人,人們容易心煩意亂、無精打采,中醫自古就有“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”之說,故應保護陽氣,養心安神。同時注意防暑降溫、補充水分及飲食調養。
大暑有三候
一候腐草為螢
陸生的螢火蟲卵
在枯草中慢慢孵化出螢火蟲
飛舞在天地之間
猶如繁星點點
在清涼的夏夜,照亮你回家的路
二候土潤溽暑
土地濕潤,養分充足
田里的作物一鼓作氣
蓬勃生長
三候大雨時行
雷雨總是不期而至
措手不及間
一場場酣暢淋漓的大雨落下
雨天出行,提前做好防范,注意安全
夏季防中暑
中醫將中暑分為陽暑和陰暑,著名醫家張景岳曾說:“暑月受寒,故名陰暑;暑月受熱,故名陽暑。”二者有本質區別。
“陽暑”是大家常認為的中暑,也就是熱射病,是指夏天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中或者長時間的戶外活動,導致體內水分流失過多,沒能及時補充,人體溫度調節發生失衡導致的中暑,中醫稱為“中陽暑”,常常表現為高熱、心煩、口渴、大汗、舌淡苔黃,脈洪數等,嚴重者可致昏迷甚至死亡,需要立刻搶救治療,中醫治療可選用“白虎加參湯”“清暑益氣湯”等。
“陰暑”是日常生活中更常見的一種中暑,包括“空調病”及“胃腸型感冒”等。例如夏天進入空調房猛吹涼風,或者出汗后馬上洗冷水澡,吃大量冷飲等,都會導致原本張開的皮膚毛孔條件反射性收縮,使暑濕之氣困于體內,身體難以散熱,而導致“中陰暑”。陰暑常常表現為發熱惡寒、無汗、鼻塞流鼻涕、頭身困重、關節酸痛、神疲倦怠、腹瀉腹痛、舌質淡、苔薄或白膩,脈弦細。應對陰暑,除了避免貪涼外,日常我們可以喝點生姜茶溫中散寒,也可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藿香正氣水,需注意的是,藿香正氣水含酒精,對酒精過敏或不宜飲酒者,需選用不含酒精劑型。
食以養胃
飲食方面,要遵循食物多樣的原則,同時要清淡,清火以瓜果蔬菜為主,避免過食生冷如冰糕、冰水等,做菜時適當加點生姜,保護胃的陽氣。
常用苦味蔬果及開胃消暑的食物有下面這些:苦瓜、萵筍、荷葉、赤小豆、薏米、南瓜、冬菇、西瓜、番茄、黃瓜、綠豆、西洋參、百合、黃芪等。適量食用瘦肉、魚類,多食綠葉菜補充營養,喝綠豆湯、酸梅湯等以補足水分。同時注意飲食衛生,防止腸道傳染病的發生。但是脾胃虛寒,容易腹瀉者還是要少食清暑食物,避免傷陽。
冬病夏治
冬病夏治是中國傳統醫學的一個重要特色,就是利用夏季氣溫高,機體陽氣充沛的有利時機,調整人體陰陽平衡,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復。“冬病夏治”根據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的理論,利用夏季人體陽氣旺盛之際,治療某些屬于虛性、寒性、冬季加重的疾病,最大限度地以陽克寒,達到標本兼治,預防保健的作用。適用于以下疾?。?/span>
1.呼吸系統疾病,慢性咳嗽、哮喘、慢性支氣管炎、慢性阻塞性肺病、反復感冒等。
2.風濕免疫性疾病,關節疼痛及肢體麻木、肩周炎、風濕性關節炎等。
3.消化系統疾病,慢性胃炎、慢性腸炎、消化不良等。
4.耳鼻喉科疾病,過敏性鼻炎、慢性鼻竇炎、慢性咽喉炎等。5.兒科疾病,哮喘、咳嗽、支氣管炎、體虛易感冒、脾胃虛
弱等。
6.婦科疾病,慢性盆腔炎、痛經、經行泄瀉、不孕癥等。
7.其他陽虛型體質的人群。
青島市膠州中心醫院中醫科目前開展的冬病夏治方法有三
伏貼、艾灸等。
夏季藥膳
1.姜絲拌豬肚
俗話說“冬吃蘿卜夏吃姜,一年四季保健康。”生姜味辛、性微溫,有排汗降溫、健脾胃,增進食欲的作用,可治療風寒感冒,緩解夏季出現的疲勞、乏力、失眠、腹脹、腹痛等癥狀。豬肚補脾胃,食用于疲勞消瘦、脾胃虛弱、腹瀉、消化不良者。
做法:豬肚加鹽揉搓,用水沖洗,再加面粉揉搓,洗凈備用。一部分姜切片,一部分姜切絲,蔥切段。將適量鹽、醋、味精拌勻成調味料備用。豬肚放入沸水中燙5分鐘,取出沖水,將豬肚上的白膜沖洗干凈。鍋內放入蔥段、姜片、八角、米酒、水煮沸后,放入豬肚,以小火燜煮約1小時,待涼后取出切絲,混合上述備用調味料、姜絲即可。
2.西瓜翠衣粥
西瓜翠衣性涼、味甘,清暑解熱,止渴,利小便。用于暑熱煩渴、小便短少、水腫、口舌生瘡有效果。果皮含蠟質及糖份。西瓜翠衣汁中含瓜氨酸、甜菜堿、蘋果酸、果糖、葡萄糖、蔗糖、番茄紅素、維生素C等。
做法:將西瓜翠衣削去外表硬皮,切成丁。大米淘洗干凈放入沙鍋中,加入適量水和西瓜皮用旺火煮沸,再轉用小火煮成粥,調入白糖即可。具有清熱解暑、利尿消腫作用,常食可防中暑。
3.薏米鯉魚湯
薏米有健脾滲濕、清熱排膿、除痹止瀉的功效,陳皮能潤燥祛濕、健脾理氣。合而煲鯉魚,能健脾祛濕、清熱化痰。
做法:準備薏米50克,陳皮5克,冬瓜150克,鯉魚1條,瘦肉50克,生姜3片。將薏米、陳皮、冬瓜、鯉魚、瘦肉、生姜分別洗凈。陳皮浸軟,冬瓜去皮、切塊。鯉魚宰洗凈,煎至微黃,濺入少許熱水。一起與瘦肉、姜下瓦煲,加清水2000毫升(約8碗量),武火滾沸后改文火煲約1小時便可。